钢盔不能百分之百抵挡住子弹的穿透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防护作用。
毕竟战场上的环境混乱,保不齐有些子弹从很远的地方射来,又刚好穿透了大树的躯干打在了钢盔上,这种情况就极有可能能够硬抗子弹的穿透。
毕竟子弹射出去的能量早在大树身上就消耗殆尽了。
当然了像这个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只有那怕有,我都会说出来,其实钢盔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是用来直接抵御子弹的攻击。
那么既然不能挡住子弹,士兵们在上战场的时候为什么还是要带呢?
先来说说钢盔是如何诞生的吧,冷兵器时代有许多的将士都会带着厚厚的铁质头盔,出没在战场上,同敌人拼杀,因为双方都是拿刀砍,所以这种铁质的头盔给了佩戴者极大的安全感。
因为寻常人用刀剑根本就砍不进去,具体可以参考中世纪欧洲骑士的盔甲和头盔,他们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往往两人要斗上半个钟,活活的将另一方给累趴下了。
然后再将对方身上衣服脱了,一刀解决他,可见头盔等防护甲胄在冷兵器时代有多吃香。
后来中国发明了大量火器,并在明朝时将其发扬光大,在与蒙古人,东南亚人交战时,慢慢地被传入了欧洲,欧洲人发现之前引以为傲的头盔甲胄居然扛不住这种来自东方的火铳。
后来慢慢演变成为了,士兵上战场不佩戴盔甲头盔,只穿普通衣服,和布帽子,在一战时期的士兵。
还是穿着布制帽子,当时法国的一名新兵亲眼看见自己的队友被德国大炮给轰飞。
于是这名新兵灵机一动,拿起了一口大锅趴在里面,结果经过了德国大炮的持续轰炸。
幸运的是炸弹没有一枚是在自己身边爆炸,只有一些弹片被格挡了下来,这名士兵幸存了下来。
这件事被军官知道后,于是让军工部队去研制这种铁锅般的防御利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反复确认终于研究出了一种带在头上的钢制帽子。
这就是头盔的来历。
头盔可以有效的防止炸弹,手雷的弹片袭击,防御程度达到99%。
而且人体最脆弱的部位就是头部,保护好了这个地方,能够大大保证士兵的存活率。
所以头盔并不是用来防子弹的,而是用来防炸弹的弹片的。
经过一二战的洗礼,头盔发展至今,不仅仅是一种防弹片的护具了,而是变成了具有多功能辅助性的防具,比如在二战时期日军就会在自己的头盔上,裹上一层网。
这层网看似简单,其实作用却是非常大,他可以有效防止太阳光折射,还可以在军队进行埋伏的时候,在上面挂满茅草,用于隐藏自己。
而现在的头盔功能更加丰富了起来,可以在头盔上安装夜视仪,还有各种的通信设备、观瞄设备载体等高科技装备。
不止是变得更加炫酷了,还增加了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
有一种能够抵御子弹的头盔
这是来自瑞士PSH-77型防弹头盔,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在吃鸡游戏中的破房子里找到的三级头。
这种全面使用钛合金制造的头盔能在五米的近距离抵挡托卡列夫手枪的直射。
只要你的脖子够劲,头够铁,就能硬抗一般子弹的攻击,前苏联当时就被这种能够防子弹的头盔给惊艳到了,大肆采购了一批,用于人质救援,边境防爆。
似乎成为了“阿尔法”特种部队专门使用的装备,大喊一声“乌拉”,一脚踹开门后,进来一大群身穿高级防弹衣,头戴瑞士PSH-77型防弹头盔,这不令恐怖分子闻风丧胆?
所以综上所述钢盔从问世至今就不是为了抵御子弹的,后来的PSH-77型防弹头盔,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大量装备世界上军队。
毕竟戴着这种头盔行动非常不变,而且脖子比较细的人,被枪支击中后,就算没有穿孔,也会造成致命伤害
头盔更多的是为了抵挡流弹,炸弹碎片,以及在户外随时可能发现的危险,比如山顶的碎石,房顶上的钉子等等。
这些才是对士兵头部造成伤害的
罪魁祸首,有资料可以查阅,美军当时头盔的质量非常好,在装备了之后,至少在二战中减少了70000名美军士兵的伤亡。
所以知道头盔有多有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