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背景
水域洪涝灾害发生点特殊,多为每年雨季时段,因气象发生变化连接水源而引发一定的灾害事故。在一定水域中,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相对于水源降落相关,存在一定的降雨量联系,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2020年4月27日,东北心帕村附近发生小范围水域洪涝灾害,此次灾害事故导致20人死亡,24人受伤。
水域洪涝灾害中存在相当动能,落入水中的人很可能会因为被此类动能带动身体,自身无法用力逃脱,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而消防救生衣,便能轻松地保证救援的安全与稳定性,守护消防员的安全。
现有技术
现如今市场上常见的消防救生衣根据自身使用环境的区别,表现出相对特殊而复杂的使用功能,彼此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有的消防救生衣自身并没有采用多种材质结构而形成的复合型面料,这也导致了此类救生衣在防护措施方面可能存在一定不足,难以有效的防备各类不同性质的攻击伤害,可能导致使用者受伤。
有一些消防救生衣因制作较为独特,功能性格复杂,质量较重,表现出的重量一般人穿上后存在一定的压迫感,且容易更大程度的消耗穿着者的身体体力和相应精神感官,对救援行动造成影响。
有的消防救生衣因制作材料所存在的一定问题,在轻便透气方面可能有一些不足,甚至于在此状态下仍旧可能存在无法透气,无法有效顺利排汗,甚至因为密封性过好而导致其中水难以排除,影响救援状态。
技术介绍
消防救生衣,采用复合型面料,轻便透气,穿戴方便,配置反光条,检测报告齐全,有效保障了在水域洪涝灾害中消防员自身的安全性。
技术特点
1 救生衣浮力固有浮力 N ≥50
2 救生衣气囊浮力 N ≥100
3 气胀式救生圈浮力 N ≥150
4 救生衣气囊、气胀式救生圈手动充气时间 ≤5s
5 救生衣气囊CO2气瓶充装质量 24g
6 气胀式救生圈CO2气瓶充装质量 33g
7 穿着时间 min ≤1,只能正面穿着
8 质量 ㎏ ≤1.5
9 适宜贮存温度 ℃ 5~35
应用情况